國內有不少消費者在選擇車輛的時候都會以車身尺寸以及排量大小來恒定它的定位。舉個很好的例子,1.6L的捷達很多人都覺得不如1.8L的桑塔納來得好,2.0L的藍鳥遠不如3.0L的皇冠來得香。因此這樣的觀念就一直存在國內消費者的心中。
若干年后的今天,車身的尺寸是越做越大了,但是排量和氣缸數則是越來越少,哪怕像不少豪華品牌的旗艦車型也紛紛用上了2.0T四缸發動機,如果按照這個"套路"來看的話,上汽通用推出小排量三缸發動機也是說得過去。
排量/氣缸數出現減少的事情不單只是在國內,小排量三缸發動機正在席卷全球的汽車市場。2000年到2017年,17年的時間里,國內汽車市場的排量下降了9%,而歐洲的汽車市場下降了5%,而美國汽車市場的排量更是下降了15%。以前我們熟知的那些大排量車型正在被4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吞噬;歐洲市場的小排量發動機車型更是普遍,用三缸取代四缸已經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這也讓那些大排量車型從此"消失",因此有不少消費者和我一樣都比較好奇,為什么會降低排量減少缸數?
最近看到了中期協和車云網聯合發布的《2019年小排量發動機趨勢與使用滿意度白皮書》中,找到了為什么降低排量減少缸數的主要原因。原來真正的幕后推手是全球出臺的節能減排政策。
就拿國內市場來說,前段時間出臺了CAFC以及國六這兩大法規,對車企來說可以算的上是"晴天霹靂"。工程師不得不將先有的技術在進行"壓縮"優化,小排量三缸發動機則因此誕生。現在看來國內在售的大部分小排量三缸發動機相比傳統的四缸自然吸氣車型,在熱效率更大的同時,還做到了省油環保。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對小排量三缸發動機還是比較排斥的,主要有三大疑問:排量這么小,動力夠用嗎?三缸發動機的抖動是不是比較明顯?最后就是三缸發動機的故障率是不是特別高。今天就要針對消費者的這三大疑問來做一個徹底的解答。
首先對于自然吸氣的車型來說,要想功率更大,那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增加缸數增加排量,除了那些高轉速的發動機外,小排量發動機要想媲美大排量發動機,完全沒有可比性。現在看來小排量要想媲美大排量車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尤其的渦輪增壓以及缸內直噴技術的普及之后,現在的小排量發動機熱效率和升功率都有明顯的提升,簡單的說就是馬兒既能跑得快,又可以吃得少。
通用旗下的Ecotec系列小排量三缸發動機,共有1.0T和1.3T兩個三缸發動機的版本,1.3T發動機最大馬力達到了163匹,這樣的參數超越了市面上大多數2.0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新增的低慣量渦輪技術也解決了三缸發動機低扭不足的問題。由此看來小排量發動機的動力肯定是可以滿足用戶的日常使用的。
說三缸發動機的抖動明顯的消費者都是開過QQ或者是夏利之類的車型,這些車型在發動機的抖動方面確實比較明顯。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在加入了平衡軸、發動機懸置、雙質量飛輪等技術之后,三缸發動機的NVH方面有了明顯的改善。開過搭載三缸發動機英朗、GL6、閱朗等車型的消費者應該都知道,這些車輛在怠速的時候車內的抖動可以說微乎其微,實際感受可以與四缸發動機媲美。
之前有人問我,說三缸發動機會不會因為過分的壓榨動力,導致發動機的使用壽命降低,故障高等問題。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擔心,工程師經過了大量的測試之后才會將發動機量產,并且上汽通用Ecotec系列三缸發動機的設計很合理使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這對小排量三缸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以及耐用度都有一定的幫助。另外上汽通用還為用戶提供了8年16萬公里的超長質保,用戶在使用的時候更加放心。
有句古話說的好,百聞不如一見,對于汽車來說,還是要親自體驗過之后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在2019年消費者對小排量發動機使用滿意度的白皮書上可以看出,海內外的消費者對于三缸發動機的表現還是很滿意的,指數也高達96.1%。
中國消費者對小排量三缸發動機車型的滿意度極為高漲,像對別克英朗三缸發動機版本的滿意度就高達95%。不少車主在使用過之后都表示很棒,并且用真香來形容。
各種事物都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新款車型相比老款車型除了名字沒有變化外,各方面的提升都是比較明顯的。比如舒適性、安全性、動力、油耗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提升。其實現在消費者買車買的是乘坐的舒適性以及安全性,不在是排量和氣缸數。那些準備入手小排量三缸發動機的車主還是應該去4S店體驗一下的,至于小排量發動機車型香不香這個還是要自己試過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