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車子上的配置越來越多,發動機自動啟停技術作為其中之一,一直以來備受質疑,有的人說發動機反復地啟停會加快發動機的磨損,降低發動機的使用壽命;也有人說發動機啟停技術減少了發動機的燃油消耗和怠速時積碳的產生,延長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究竟這項技術是好是壞,是發動機"毒藥"還是"補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
發動機啟停技術的設計初衷是為了解決汽車在城市道路上行駛時,遇到紅綠燈或堵車時發動機怠速運行,浪費燃油的問題。它依靠豐富的傳感器數據,檢測汽車的行駛狀態及電瓶狀態,在等待紅綠燈或堵車時,熄滅發動機,以電瓶帶動發動機冷卻風扇和車內空調,以此使汽車處于短暫的休眠狀態,節約發動機怠速時的燃油消耗。
對于不同品牌的汽車,發動機啟停技術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當汽車在紅綠燈路口停止或由于道路擁堵停車時,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擋位換回空擋,這時候自動啟停系統就會檢測:發動機是否處于空轉狀態并且處于空擋,車輪轉速傳感器檢測到汽車處于停車狀態,電瓶傳感器顯示有充足的能量進行下一次的發動機啟動,如果這三個條件都滿足,就會將發動機熄滅。這個系統在汽車上是默認開啟的,一般對于手動擋汽車,在踩下離合器并摘擋后發動機就會熄火,踩下離合器并掛擋時發動機就自動啟動。對于自動擋汽車,在踩下制動踏板停車2秒后發動機熄火,松開制動踏板或轉動方向盤時發動機自動啟動。
由于啟停系統在發動機熄火時由電瓶提供動力,并且需要頻繁的啟動發動機,所以對蓄電池和起動機的要求更高,需要能快速大電流充放電的蓄電池,并且起動機的齒輪強度要更高,可用壽命要更更長。所以,如果只是配置了該啟停技術,但蓄電池和起動機不能配套增強的話,啟停技術節省的燃油可能還不夠換電瓶和修起動機的。但如果電瓶和起動機沒問題的話,啟停技術對發動機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因為發動機短暫的熄滅并啟動,發動機的溫度變化并不大,并且由于時間較短,發動機內部缸體上的機油還不會全部流下去,所以也不存在明顯的磨損。
雖然啟停技術能降低燃油并且不傷害發動機,但有些情況下,還是最好關閉啟停系統。
1. 堵車時無規律走走停停
因為堵車時發動機頻繁地啟動就會使汽車一直抖動,降低了汽車的舒適性,所以感覺不適時,可以考慮在這種情況下關閉啟停系統。
2. 坡道上臨時停車
在坡道上停車時,如果發動機熄火,可能在松開剎車時,發動機正在啟動,從而驅動力不夠,導致溜車,發生事故,所以在坡道上應避免啟用啟停系統。
3. 開空調時避免使用啟停系統
大部分的汽車上的啟停系統,在發動機熄火時,空調只會送風而不會制冷,所以如果設定溫度與車內溫度差較大時,發動機就會頻繁地啟動,所以在開空調時,盡量避免啟用啟停系統。
目前大部分的車上都具備自動啟停系統的開關,不過也有一些汽車上沒有自動啟停系統開關,如果車主還是擔心啟停系統損壞發動機,則可以通過某論壇上所說的掛L檔,開空調等方式關閉該系統。
不過,總體上來說具備發動機啟停技術的汽車在電瓶及起動機壽命足夠的情況下,使用啟停技術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燃油和降低排放的,但有時候會犧牲乘坐舒適性,這就需要車主自己取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