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汽車·搶先試駕 陽光灑落在床角,刺眼的光線掀開了沉睡的眼皮。我現在身處奧地利,回想兩個月前,一臺途銳用16000公里的行程丈量了歐亞大陸,并且在中國開創了自己新的篇章。而我正在思考的,是在駕駛過這臺全新途銳之后如何將這臺全面進化的旗艦SUV詮釋給大家。我想我已經不用說什么“Touareg的名字來源于撒哈拉沙漠周邊地帶一個叫Tuareg(圖瓦雷克)的民族”這樣的描述了,大家眼睛都一定看出了繭子,而我想說的是,全新一代途銳這次的進步比之前任意一次都巨大,我看到第三代途銳的時候,甚至比當時看到新Cayenne的時候還一見傾心。
從2002年途銳誕生到現在,途銳一直不缺乏話題,有四件事我想和大家重溫一下:
1.途銳在2005年1月29日登上奧霍斯-德爾薩拉多火山,為受到地震和火山爆發威脅的地區建立監測站,并創造了當時汽車所能到達的最高高度的世界紀錄。
2.2006年11月23日,大眾的工程師Uwe Krieghoff在距離英國倫敦Dunsfoid機場,駕駛著一輛裝備了V10 TDI柴油發動機的途銳,通過專用設備,拖動一架155噸的波音747-200型噴氣式客機前行了150米,并在隨后的檢查結果表明,途銳完好無損,一切正常。
3.在世界上最艱苦的“達喀爾拉力賽”上,途銳曾在2009年-2011年連續獲得三年冠軍,這也奠定了途銳在人們心中越野強者的定位,當時也是其他車型最大的對手。
4.2014年,有三位挑戰者駕駛著途銳,僅用21天就成功地穿越了歐亞大陸,這一舉動也打破了塵封30年的世界紀錄。
說回到眼前這臺新車,在進化了四年之后,全新一代途銳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我們可以簡單看幾點內容:
1.采用全新家族化設計,設計思路大幅轉變,車身尺寸較上代有所加長
2.全系增加越野駕駛模式,多種模式選擇進一步提升越野能力
3.標配四輪轉向技術,最小轉彎直徑僅為11.19米
4.全新的數字駕駛艙,內飾科技感爆棚,12+15英寸屏幕互聯體驗領先同級
5.基于MLB Evo平臺打造,并支持全時四驅、空氣懸架、主動側傾補償等高科技功能
6.同平臺的車型還有:奧迪Q7、保時捷Cayenne、賓利添越、蘭博基尼Urus
如此巨大的升級又一次讓途銳成為了人們的焦點。既然是科技全面提升,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臺車給我們帶來了哪些黑科技。
帶有四輪轉向技術的全新途銳最小轉彎直徑只有11.19米,這是一個什么概念?速騰的最小轉彎直徑為11.1米,CC的最小轉彎直徑為11.4米,上一代Tiguan的最小轉彎直徑為12米。這么一比較,就十分清晰了吧。這套系統與之前上市的奧迪A8L相似,車速低于37公里/時的時候前后車輪反向轉動,以達到更小的轉彎直徑,車速高于37公里/時的時候,前后輪同向轉動,以達到更好的轉向平穩性。
主動防側傾功能可以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對車身進行側向糾正。通過底盤平衡桿來幫助車輛在車身轉彎時給一個反向的力。系統允許車輛有輕微的側傾,我們在山路駕駛過程中,確實側傾控制的非常好,根本不像是這么大的SUV在跑山,開起來就不由得感嘆:真是科技改變生活。
讓駕駛者在法律和安全條件均允許的情況下,適當的將手短暫脫離方向盤
夜視系統通過熱敏攝像頭感知路上的行人和動物,配合LED矩陣大燈,如果發現道路或兩旁有行人,制動系統首先會進入預剎車準備,LED矩陣大燈也會短暫的照亮被識別到的物體,以達到對駕駛員的提醒。
另外全新途銳還在駕駛輔助系統上有所升級,由于歐洲最新規則規定,車道保持功能在啟動時必須默認開啟,所以我們試駕的這臺途銳每次啟動都會默認打開此功能,車道保持功能會精準的幫助駕駛員跟隨車道前行,當然如果想關閉的話也很容易,在方向盤上只需兩三步就可以設置完成。
全新升級的ACC自適應巡航系統可以實現常規的自動跟車功能,剎停、再次啟動行走都不在話下,還能和GPS合作,如果車輛在ACC狀態下進入彎道,車輛會自動降至安全車速,這功能簡直太人性化了。另外這套系統還和攝像頭合作,通過對路牌限速的識別來設定定速巡航,比如在高速上定速120公里/小時,前方進入隧道有一個限速100公里/小時的路牌,車輛就會自動降速到100公里/時。
途銳的中國車主平均年齡41歲,這一數字將隨著全新車型的面世而逐漸降低
如果不是這臺途銳擺在你的面前,可能真的想不到一臺途銳能變成現在這個模樣。從前低調的設計一去不復返,換來的是大眾最新的家族式前臉設計,幾乎占滿車頭的進氣格柵、做工精湛的LED矩陣大燈讓這臺途銳看起來一點也不低調,而是引領了旗艦SUV的設計思路。大眾首席設計師Klaus Bischoff表示:要用全新的設計強調途銳的旗艦屬性。我想,他做到了。
由128顆LED點光源組成的前大燈組可以實現“智能照明”功能,與GPS合作,可以實現對城市、鄉村的辨別,從而調整燈光角度和亮度。通過前攝像頭收集的信號同樣能控制矩陣大燈進行調控。功能已經不僅限于對來車的避光,可以說非常智能化了,不輸燈廠。
隨著時代的發展,車輛的設計變得越來越炫酷,油耗越來越低,同時帶來一個問題,車輛會變得越來越“扁平化”,途銳雖然尺寸比上一代車型有所提升,但不得不說,從視覺效果來看,確實靈巧了很多,在這一點上很多人觀點不一致,有些人喜歡看起來比較大的車,但有些人就喜歡比較精致、秀氣的外形。新途銳很明顯是后者。
在全新途銳在北京全球首發時我看到它的那時起,我就覺得這款車的尾部細節一定會成為吸引消費者購買途銳的原因之一,它看起來那么的簡約,又富有科技感,燈光內部的構造極具辨識度,相比之前平淡的尾部設計,這次的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
從側面看途銳尾部的造型,能看出它飽滿的層次,不知是不是巧合,某一個細節有點奧迪Q5的影子,不過途銳的尺寸更大,看起來更有旗艦范兒。
兩塊大屏讓途銳從此不再低調
在第三代途銳全球首發的時候,我曾說這款內飾用簡約重新定義了旗艦,當然,在這次我深度體驗過這套Discover Premium信息娛樂系統之后,對這套數字駕駛艙Innovision Cockpit的印象更多是科技和自由度。因為不管是導航還是多媒體還是空調系統還是車輛狀態,你都可以在主界面上隨意設定它們的操控方式和位置,所有的決定權都交由車主,這也是最能吸引年輕人的地方。
12英寸的全液晶儀表和15英寸的多媒體屏幕承包了車內的全部信息來源,車內簡潔的設計風格會給每個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除了對車輛控制必備的操作按鈕,車內只有一個對多媒體操控的實體按鍵。
在歐洲銷售的三種版本分別有三種不同風格的內飾用料,Atmosphere為純木料裝備,R-line版本最為運動,我們的拍攝車是處在中間的Elegance版本,吸取了前兩者的精髓,風格更為中和。
類似奧迪Q7設計風格的全貫通空調出風口設計近兩年并不少見,新邁騰等車型均使用了相似的設計元素,不過這款全新車型在基礎的出風口之外還在屏幕下增加了兩個出風口,讓車內的空氣循環更加均勻。
全新座椅通過歐洲脊椎協會認證,看起來規規整整,感覺很硬的樣子,實際上坐起來比較舒適,這次我們從薩爾茨堡出發前往舍法奧,路途中有超過100公里的山路,乘坐感受十分理想,一改以往對大眾的板凳印象。除了R-line版本,剩下的車型均配備按摩座椅功能,強度、方式均可調,力度適中,算得上是一個加分項。
對于空間,大眾途銳表現出了旗艦車型該有的樣子,前排中央和車門都能找到尺寸比較大的儲物空間,車門上放兩瓶水不在話下,中控區域放個手機、錢包等等也絲毫沒有問題,另外這款車的中控區、扶手箱、后排共有四個USB接口,就算是四個人手機沒電了,也不是難題。更何況車上還有一個220V電器接口,目前歐洲車型為歐規接口,到了國內會轉變成國標接口。
途銳在和它一奶同胞的兄弟們當中并不是以尺寸為優勢的,我們從車身尺寸中就能看出,車身長度甚至比奧迪Q7短了123毫米,所以這一代新途銳的乘坐空間上與上一代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后備箱空間倒是有所提升,容積達到了810升。
試駕感受:盡顯駕駛豪華感
很遺憾這次并沒有試駕到未來將在國內發售的3.0T渦輪增壓汽油發動機,當前歐洲發售的車型均為3.0T柴油發動機,最大功率210千瓦,最大扭矩600牛米,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1秒,不過百公里綜合油耗(歐洲標準)只有6.9升,燃效非常高。與之匹配的是ZF8速自動變速器,這也是當前世界上最好的變速器之一。
細說起來這款車的駕駛質感并不能代表國內車型,不過駕駛感受還是要說一說,柴油機低扭特性非常強,輕輕踩油門就會有一個比較線性的動力輸出,但是這樣的操作并不會在車內有些許的噪音,隔音控制的非常好,根本不是咱們理解的“柴油車”。
由于柴油機與汽油機的輸出特性不完全相同,這款8速自動變速器的調校自然也與汽油機不同。相信不同的調校帶來的駕駛感受不會有太多差別,我們試駕的柴油車型換擋非常平順,雖然扭力很大,但很少有踩下油門被踹出去的感覺,換擋邏輯非常適合日常駕駛,走在歐洲的道路上,真的沒心情去飆車,看看風景,享受駕駛,要比任何事情都愜意。
空氣懸架能夠提供更好的舒適性,對于懸架的軟硬,空氣懸架可以進行調節,公路模式在經濟、日常、舒適、運動和自定義五種模式下,懸架會有不同的軟硬度和高度。運動模式下懸架會自動降低15毫米,而越野模式下,懸架最高可提升70毫米,相當于一拳三指的輪眉間距。
接下來會有途銳時代的到來嗎?
我相信自打途銳上市,就會迎來一段屬于途銳的時代。很多人都覺得途銳還是那個以低調著稱的旗艦SUV,其實低調只是品牌,但產品和性能上,已經算不上低調了,如此外觀和內飾,絕對是顏值控的福音,在三駕馬車面前,途銳絲毫不遜色。
全新大眾途銳就是一個生活中的全能手,商務、家用都不怕,越野能力也是這個級別里的領先水準,坐在車里可以體驗到最前沿的科技,開起來又有科技來保護你,就算累了也有按摩座椅幫你解壓,總之,這是一臺符合全年齡段消費者需求的全能SUV,讓我一個對SUV不感冒的人也能一見傾心。
暢想一下未來的生活,有你的陪伴,真好。